709
瀏覽立春,農(nóng)歷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一個節(jié)氣,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之一。所謂“一年之計在于春”,立春的到來,意味著春天的開始,長春觀的花草樹木都即將復(fù)蘇,那個“漫山桃花灼灼其華”的長春觀春天即將來臨!
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,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。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、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,祈求豐收。這種活動傳到民間,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立春習俗。
立春習俗
1.戴春雞
戴春雞是河南安陽地區(qū)人民的古老風俗。每年立春日,母親用布制作一個約3厘米長的公雞,縫在孩子的棉襖袖子挨肩膀兒的位置上,表示祝愿“春吉(雞)”。
2.咬春
立春當天,民間習慣吃蘿卜、姜、蔥、面餅,稱為“咬春”。蘿卜古代時稱蘆菔,舊時藥典認為,蘿卜根葉皆可生、熟、當菜當飯而食,有很大的藥用價值。常食蘿卜不但可解春困,還可有助于軟化血管,降血脂穩(wěn)血壓,可解酒、理氣等,具有營養(yǎng)、健身、祛病之功。
3.迎春
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,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。迎春設(shè)春官,該職由乞丐擔任,春官沿街高喊:“春來了”,俗稱“報春”。無論士、農(nóng)、工、商,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。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,可以隨便拿取貨物、食品,店主笑臉相迎。這一天,民間要舉行隆重的“迎春”活動。
4.貼春字
春天到了,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,如“迎春”、“春色宜人”、“春光明媚”、“春暖花開”等內(nèi)容。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愿之詞,表示迎春的志愿。如果會繪畫的人,常給門楣上畫一幅《臘梅圖》。
5.打春牛
立春前,用泥塑一牛,稱為春牛。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(zhuǎn)三圈,舊說可以不患癥病,今已成為娛樂。立春日,村里推選一位老者,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,意味著一年的農(nóng)事開始。然后眾村民將泥牛打爛,分土而回,灑在各自的農(nóng)田。
立春之后,天氣回暖,萬物復(fù)蘇,趁著好時光,來長春觀踏春過春節(jié)吧!
<